儿童安全用药基因检测 | 家有儿女,谨慎用药

发布日期:2021-11-30浏览次数:
出处:

【前言】儿童作为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,由于机体脏器的生理功能尚未发育完全,表现为免疫力低下、药物代谢酶分泌不足或缺少、血浆蛋白结合能力差、对水和电解质的代谢功能较差等等。较之于成人,儿童对药物的吸收、分布、代谢、排泄等能力以及敏感性、耐受性,均表现较弱。因此,通过检测药物代谢和药物靶点基因,能够科学指导儿童安全用药,规避因遗传因素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风险。


每年约3万儿童因用药不合理致聋

国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结果显示,我国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.9%,其中新生儿高达24.4%,分别是成人的2倍和4倍。由于用药不当,我国每年有约3万儿童陷入无声世界,其中造成肝肾功能、神经系统等损伤的人数更是难以计数。另外,死于不合理用药的人群中,儿童占比高达32%。


“小儿慎用”增加用药风险

专家指出,儿童专用药品不足直接导致儿童用药不良反应高。统计数据显示,我国儿童达2.2亿,但在我国3500多种常用药品制剂中,儿童专用药品种只有60种,仅占1.7%。

  大量儿童用药被成人药代替。类似于“小儿慎用或酌减”、“谨遵医嘱”等模糊性的描述广泛存在于药品说明书中,极大增加了儿童用药的风险。

  “儿童不是小大人,儿科疾病也不是成人疾病的缩小版,用药靠掰、剂量靠猜是不行的。”中药药理学专家、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说。儿童对许多药物的敏感性、药理作用和毒副作用的反应明显不同于成人,这样用药存在一定风险。

  调查显示,全国6000多家药厂中,专门生产儿童药的仅十余家。对于药企来说,生产儿童药普遍存在以下弊端:生产小批量、多批次;工艺复杂,生产成本高;新药研发周期较长;销售存在季节性强、利润低等特点,因此行业积极性相对较低。


超四成家长凭经验给孩子用药

目前,我国缺乏服务于儿童的医生和药师,家长给药行为不当也会给儿童带来安全风险。相关调查结果显示,八成以上家长存在儿童给药安全隐患,其中:72.5%的家长擅自给孩子停药;42.7%的家长会根据自己或亲友的经验给孩子用药;34.7%的家长让孩子同时服用多种药;27.4%的家长自行调整用药剂量;19.8%的家长将药物溶于牛奶、糖水、饮料、粥、汤等流体食物中喂服。

  专家提醒,若服用的药物是对症治疗,如止咳、退烧、平喘,儿童症状消失后可以停药;若是针对病因治疗,如抗感染、抗病毒,特别是服用抗生素时,则应遵医嘱按疗程服用。症状消失皆因致病菌失去战斗力,而并未被消灭,若此时停药,致病菌可能会复活,导致疾病无法根治。

  另外,牛奶、果汁等流体食物会影响药物吸收和治疗效果,儿童最好用白开水送服药物。不科学的联合用药将加重儿童的肝脏和肾脏功能负担,严重时会导致肝肾中毒。


儿童精准用药个体化方案

个体不同,用药的类型和剂量也不同。了解孩子的用药体质,是减少儿童用药安全隐患的有效手段。在发达国家,新生儿必须进行儿童安全用药基因检测,避免因个体差异化而导致孩子发生用药不良反应。

达瑞检验儿童安全用药基因检测,选取儿童常用的退烧镇痛、止咳平喘、抗过敏反应、抗病毒、广谱抗菌药等9大类173种处方药物(见下图),通过检测药物代谢相关基因位点,提供精准的个体化用药方案

相对于市场同类产品,达瑞检验所覆盖的药物类型更广泛、检测位点更全面、结果解读更专业 。

达瑞检验精准用药方案的优势在于,能够帮助医生和父母解决儿童用药难题,最大程度降低患儿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,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。

(本文部分内容参考《北京日报》的报道《儿童用药安全调查:超八成家长给孩子用药存隐患》)

检测儿童用药基因

规避用药风险

孩子健康安全

家长无忧安心